时间:2022-08-26 18:06:48 | 浏览:2284
自从进入了烘焙的"坑",到处买工具、买设备、买书籍,到不同的店里探店,和自己做的作对比,找培训机构作短期培训等成了我工作之余的一个日常活动。
从2014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去过的蛋糕面包店不下100家,各家的产品买回来和自己做的作对比,吃得反胃,就差没吐了出来。
然而到了2017年底,我对这种在家自学,或偶尔参加业余培训、探店对比的热情一下子就没有了,自己在家做的次数、探店次数都呈断崖式的下滑。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执著了几年的热情瞬间灰飞烟灭呢?
下面就让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正在准备进入烘焙或者刚进入烘焙的朋友们分享一下烘焙这个"坑",让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说"一如烘焙深似海"。
我记得是在2014年的一个周末下午,具体日期已经记不起来了,那天我休息没有上班,拿着手机上网时无意之中看了一个叫"XX下午茶"的视屏,视屏中一个美女在讲戚风蛋糕的做法,我从开始到结束认认真真看了几遍,这个视屏确实讲得非常之清楚,如果不考虑实操的可行性,这个视屏的讲解远比我后面在国内上的几次短期培训班中老师的讲解好多了。但是很遗憾,我按她的讲解和操作在后面没有一次成功过。
为什么说好奇害死猫呢?因为对我来说在此之前我是从来就不吃蛋糕和面包之类的东西的,因为在我的理解里重油、重糖这类产品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体质,不怎么健康。就好比现在有人说中国人的体质豆浆比牛奶更适合一样,当然我也不清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严格的说来,我最初进入烘焙这个行业是想证明西方的蛋糕、面包没有我们的包子、馒头好。
然而做什么事都是要代价,要成本的,就是因为好奇,为了一个虚无的东西,开始买烤箱,打蛋器等等工具,就这在几个月的时间前后已经花费近万元。可是一款都没有成功过。
我个人来说,平时的工作收入还算可以,从来就没有想过把烘焙做成一个职业,比如开蛋糕店,所以在经历前面的失败后经过多次自我分析,最终还是认为自己没有学好,当时由于工作比较忙,没有办法参加培训,所以又开始买书,国内的、港台的、国外的,前后又买了几千元的专业书籍。
经过这么多成本投入,我做成功了吗?很遗憾没有成功,或者说我自己当时也不知道是否做成功,这和很多在家自己看视屏、看书籍学的朋友一样,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对。
等后来我参加了培训才发现我以前的操作很多是错的,烘焙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靠自己自学很难成功。原因如下:
一、以戚风蛋糕为例,我们很多的视屏或者书籍都说模具用不粘模,可是戚风蛋糕膨胀是需要顺着模具边沿向上爬的,用了不粘模根本就膨胀不到位,或者一开烤箱就缩了回去。
二、关于鸡蛋,误区就更多,比如有的人说用农家土鸡蛋,可是这种鸡蛋非常难打发,用小的手持式电动打蛋器打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用厨师机都非常的困难。另外就是鸡蛋的新鲜度基本上在视屏上或者书上很少看到有要求,至少我买的书上没有,而这些都直接影响蛋白的打发。
三、打发的环境。鸡蛋要先发冰箱冷藏,控制在4度左右,才好分蛋,室温控制在22度左右是最佳的打发环境,可是这些在视屏或者书中也很少见到。
四、设备方面,烤箱图便宜,随便买了三两百的,结果发现烤不了,厨师机买回来后发现只能打蛋白,功率低不能打面。
上面的问题对正准备进入烘焙这个"坑"的您,不知道是否已经遇到过,如果没有我们继续往下看。
前面已经说了买了几千元所谓专业书籍,有国内某某教授写的、国外某某冠军的名作、培训机构的内部教材、某某连锁店的内部配方。
这些书刚拿到手时每本都是视为"武功秘籍",每次都认为能成功,到最后没有一个配方是能做成功的,因为根本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反正就是和外面买回来的产品不一样。更可恶的是很多书看都看不懂,或者有一些材料在某宝上都买不到。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港台的书籍及日本的书籍,他们的称呼和我们不一样,比如"奶油",指的是我们说的"黄油","鲜奶油"指的是我们的"淡奶油","发粉"指的是我们的"泡打粉"。这些不一样的称呼在我们找不到专业人士请教的情况下,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问百度"。然后再做不成功就肯定认为是百度出来的不对,十之八九这本书放在书柜上长灰。
如果说上面这些书还不至于不能用,假如有机会参加培训班可能还能用得上,那么还有一种书籍那就是真"误人子弟"了,这种书主要以国内所谓的"专家"、"教授"写的教材了,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至少我买回来的书中发现这些专家、教授的书籍中,在我参加培训班后再回来重新看时才发现错误一大堆,有的书籍完全是因为卖书而卖书,这些写书的专家、教授可能自己都不会做烘焙。(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国内这些大学的专家、教授有多少人会去做烘焙,不能说没有,但应该不会多)。好好想想,自己都不会做,又怎么能教别人做,最让人搞笑的是其中有一套所谓高职高专的烘焙教材后面附了该书的参考书籍,然后我直接从港台把参考书籍买回来,结果除了书的"序言"不一样,里面的内容简直是其参考书籍的简易版,错误还一大堆,港台原版书326元人民币,我们的这些专家们把人家一本书拆成了8本书,我粗略算了一下要1800多,幸好我没有买全套。如果您要是进了这个学校,人家用山寨回来的书籍教您,三年制收您几万元。
像上面这种买烘焙书籍的事相信大家都有过,至于有没有我说的问题就不知道了,只是大家买书籍回来学成功了吗?还是那句话,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成功。
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为了烘焙和我一样钱花得不明不白,但是看着家里这么多设备和工具,那心是疼得明明白白的。
一入烘焙深似海,怎么办呢,好像就剩下一条路了,就是报培训班!然后更大的"坑"在等着您。
经过了前面的经历,我发现靠自学是不行了,于时到处打听在广州的西点培训,因为工作忙,所以还得是利用业余时间,比如是周末去学习,后来终于找到一家在广州白云区的一家培训机构,于是第三个"坑"开始在对我抛媚眼,在引我入“坑”了。
这家培训机构主要就是方便,随到随学,直到学会为止,报一人可以学两人,西点班基本三个月,收费6800元,刚开始觉得可以接受。
记得交了钱了后,培训班的老师给了几十页所谓的资料让自己去复印,然后就开始自己照着操作,不懂就问老师,由于随到随学,在学的有几十人,有时多,有时少,每个人学的东西还不一样,就一个西点老师,忙都忙不过来,偶尔见她操作确实很熟练,但却表达不出来,说得最多的就是注意看她操作,然后自己练习。
问题就来了,这样随到随学,看似方便自由,等我算了一下三个月过去了,除了会烤戚风蛋糕、海绵蛋糕、老婆饼这些外,其它的都不会,关键是还不知道下面该去学什么,好像学的东西和蛋糕店里那种琳琅满目的西点差之甚远,不要说用来销售,连自己都看不下去。
想得多了,问题就多,花的钱就多,接着另外的坑又来了,不过这个坑是我自己愿意掉进去的。由于前面的培训班我觉得不行,然后又经过几次比较,我又在广州报了另一个培训机构的三个月培训班。
和前面的不一样,这个培训班像学校上课一样,不是随到随学,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产品看上去也没有什么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规,但是学费18000元。
在这三个月里我确实学了相当多的产品做法,常温蛋糕、常温面包、奶茶饮品、法式西点、艺术蛋糕、韩裱、翻糖等等,如果只是从操作的角度来看,这次我总算知道蛋白、奶油、黄油打发程度如何看,知道鸡蛋要冷藏,最起码我会做几十种产品。
可是到最后还是觉得差什么?想了想就一个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根本就不是在培训烘焙,而是在培训烘焙店的操作工,说穿了,就是给了配方和设计给您,教您学会这款产品的制作,但是您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配方为什么是这样,不同的材料为什么是这么多。
但不管怎么样,无论是第一个培训班还是第二个培训班,多少还是学会了一些东西,总算是进入烘焙的大门了,但是这个还不能算是烘焙的"坑","坑"不在这里。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总共报了两次培训班,第一次6800元,第二次18000元,前面已经说了,是学到很多产品,但是有个问题,我学这么多产品干嘛呢?我需要这么多产品吗?
第一个培训班就不说了,以第二次培训班为例,我去培训中心实地观察时,接待我的招生业务人员问我,您为什么学烘焙?
这个问题不同的回答,您就会掉到不同的"坑"里面,我当时就告诉她是因为爱好,她就给我说有一个22天的班,把学习内容给我看了,我一看收费22000元。然后她就给我推荐另一个课程,就是我后面学的三个月班,收费18000,我再看,还有五个月班,一年制班等,最奇怪的是培训时间越长,平均算起来的学费越少,比如五个月班,收费也就是19000多。后来我才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些培训机构培训时间越长,相对平均费用还越低。(如果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我说的"坑"是什么东西,其实只要进去了,您始终要选择一个"坑",比如您说您想回家开店,她的业务员就会推荐某某班,想做私房,她又会给您推荐某某班。业务员会给您看很多学员开店的成功案例,会给您讲解某某学员做私房一个月赚几万等等。
那有没有人想过我一样的问题,这个私房这么好做,这么容易赚钱,为什么这些培训机构的老师不去做私房,还在这里一个月拿四五千元的工资呢?谁能解释一下?
这个明显是个"坑",您又不得不选择,还不得不跳,这个"坑"的大小就在您自己的选择上面,我只想总结一点,如果重来,我宁愿用22000去报22天班,还不会用18000去报三个月班。(想不明白的朋友留言一起讨论或者私信)。
前面我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做这个烘焙一路走来,就像是在海里游泳,只有在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经过网络自学、购买教材、参加培训班、到处探店对比之后才发现,其实我在做的不是烘焙。我只是一个烘焙的操作工,就相当于十年前广东服装业发达时,很多地方培训电车一样的道理,这种培训后如果想到一家蛋糕面包店找一份工作,一个月发个四五千的工资应该是可以,但是想培训后就自己操作开店,那么给有这种想法的朋友提个忠告,凉凉就算了,同质化的东西没有任何竞争力,没有任何特点,您能做别人也能做,所以算了吧!
走了这么多的弯路,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并没有停止,后来因工作关系我去了港台及国外继续学习烘焙,现在我做烘焙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去证明包子、馒头好吃还是蛋糕、面包好吃,而是想通过烘焙的学习了解相应的文化。
喜欢烘焙的朋友们,不用害怕入"坑",如果怕了,那么热情就冷了,烘焙的心也就凉了!
来吧,朋友们,留言分享您的战绩,看您在烘焙路上入过多少"坑",现在还去吗?
又是一年开学季~你准备好进入学校学习了吗? 最近,大家都忙着张罗去学校读书准备的东西,但是依旧有不少没有考上高中、大学的的孩子还在找学校,家长也为孩子着急万分,纷纷咨询学籍补录的事情~ 择校永远伴随着问题不外乎是:学校怎么样?老师教得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想了很久,在网络上也看到很多网友想学习但是无从下手,所以我根据个人的经验总结如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从网络搜索中可以看到网友最喜欢问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以下问题采样来自头条和知乎。1.西点一般多久可以学会?2
---导语---自从进入了烘焙的"坑",到处买工具、买设备、买书籍,到不同的店里探店,和自己做的作对比,找培训机构作短期培训等成了我工作之余的一个日常活动。从2014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去过的蛋糕面包店不下100家,各家。
随着西点烘焙、蛋糕甜品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西点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更多的人投身其中。西点烘焙,是一门颇具魅力的行业。 西点行业在当前热门的餐饮业中优势明显,这也正是很多人看好它的原因所在。 这次小编和大家聊聊西点的优势。 01 市场
在沈阳新东方西点西餐学院学习西点技能的初高中生占据很大部分,他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来到这里,下面就跟着沈小新一起来看一下吧。初高中生选择西点专业有何优势。学习一项好技能,收获一个好未来,在社会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更是如此。
常温蛋糕类➊制糊:将蛋液、糖、奶油放入搅拌机中,快速搅拌,使蛋糕糊膨胀。不同的蛋糕有不同的配方,可采用不同的搅拌方法。➋油、糖搅拌法:先将油与糖充分快速搅拌至起发,再加入面粉等料拌匀,油性蛋糕一般采取此法;➌蛋、糖搅拌法:将蛋液与糖快速搅拌
西点烘焙之技巧知识——1.好的蛋糕始于搅拌盘做蛋糕的过程实质上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一系列的配料遵照严格的顺序倒入搅拌盘里混合并产生特殊效应。想做出蛋糕心松软、湿润和细腻质感的黄油蛋糕(如磅蛋糕和夹心蛋糕),第一步需要将脂肪和糖搅拌成奶油状,。
虽然行话说“一入烘焙深似海”,但是首先来说烘焙入门的门槛还是很低的,因为只要是怀揣着对烘焙美食的热情,乐于学习钻研,耐得住失败和寂寞,那么不出两年就会成为一个会做面包烘焙的师傅了,所以也就导致这行的社会地位一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但是
相信很多人都对烘焙西点有兴趣,无论是陷入热恋,在父母面前露一手,还是饲养家里的小朋友,很多瞬间,想想撸起袖子大干一番,可是,基本常识不具备,开头便犯了难。各类西点烘焙技巧大全,小白入门篇,小本本记起来。
西点课程类型:全面系统的西点制作课程你能学会常规的制作过程以及限定的进阶装饰思路拓展多种可能的9大类西点制作:✨✨以下是EHS学员的西点制作成果。~慕斯系列(慕斯体与淋面的结合。在EHS实现咖啡自由怎么少得了高颜值与口感并存的西点制作呢。
因此我今天决定要将我平时最常做的几款烘焙美食配方都分享给你们,简单易学,款款都很美味,味道真的棒极了。西点/蛋糕/甜品/烘焙/奶茶/咖啡/美食【南瓜吐司】提示:此配方可以做。感兴趣的朋友快点一起和宝妈学做起来吧,做健康料理,让家人吃得更舒心。
11月15日下午,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四次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斌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回顾中
12月24日,仁和区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班暨十二届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会议。区委书记班宏作主题宣讲报告暨开班式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省委书记彭清华莅攀宣讲
一大波学生作品来啦法式甜点、面包、慕斯、蛋糕卷、翻糖蛋糕品种一应俱全~颜值和口味都在线小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作品就是这样了,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小编哟~
首先出场的是走在最前方的我们的巧克力战队。网上最近新出一批美貌绝伦的甜点,小编觉得不和大家分享一下,说道说道,那就是不地道了,所以,今天搜楼了一批美到爆的爆款甜点,供大家欣赏研究,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处和小编互动呦。